Metalks
添加問卷說明
1. 年級: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研究生
其他
2. 專業(yè):
文科大佬(人文社科)
理科戰(zhàn)神(理工科)
未來總裁(商科)
靈魂畫手/設計師(藝術/設計)
天選之子,專業(yè)是:
3. 您最常召喚的AI伙伴是(可多選):
GPT 家族(ChatGPT / Coze 等)
Claude
Gemini
文小言(文心一言)
通義
訊飛
deepseek
智譜GLM
本地部署大模型(我的AI我做主!)
基本不使用(AI?不熟)
看心情,隨機翻牌
是AI master,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切換AI
4. 您覺得 AI 懂你的程度是: 1(跨服聊天)- 5(Soul AI)
1??(完全不在一個頻道)
2??(偶爾能get)
3??(一半一半吧)
4??(大部分能懂我)
5??(你就是我的Soul AI!)
5. 討論專業(yè)或學術問題的頻率:
幾乎每天 (有AI之前大家都是怎么學習的??。?/label>
每周數(shù)次 (布豪,DDL!)
每月數(shù)次 (水水難搞定的水課作業(yè))
每月一次 (偶爾才想起它)
基本不 (我不吃牛肉)
6. 探討哲學、人生或情感價值觀問題的頻率:
是的我感覺AI才是我的另一半(幾乎每天)
問題需要深入……(每周數(shù)次)
?;貋砜纯矗吭聰?shù)次)
每月一次(擔心要掛科了?)
沒興趣(基本不)
7. 產生的效果(可多選)
a. 認知提升:概念更清晰,知識盲點被填補。
b. 視角拓展:問題被重新框定,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新角度。
c. 思維激發(fā):聯(lián)想能力增強,思維更加發(fā)散和活躍。
d. 情感支持:能夠安全、無壓力地表達內心想法。
e. 深度共鳴:感覺AI真正理解了我的問題或處境。
f. 效果有限:回答流于表面,沒有實質性幫助。
8. 您在何種情境下會思考“我到底是怎么想的(在想什么/為什么這么想)”?(可多選)
a.在做重要選擇時(慎之又慎,左右腦充分交換意見)
b.在與他人發(fā)生矛盾、誤解或爭執(zhí)之后(為什么會這樣…)
c.情緒困擾時(我不明白!)
d.在和朋友/師長交流觀點時(哦?原來我是這么想的)
e.很少反思(前進!前進!)
9. 在認識自己這條路上,你最大的困難是(可多選):
a.難表達 (心里萬馬奔騰,嘴上阿巴阿巴)
b.難理清 (一團亂麻,我真的看不清啊)
c.難決策 (我全都想要,但我只能選一個)
d.無困難 (認識自己?EZ!)
10. 您認為 AI 在自我反思中可提供的幫助(可多選):
a.協(xié)助表達 (幫我把感覺變成人話)
b.幫助辨識核心問題 (幫我揪出心里那個小九九)
c.協(xié)助推理思考結構 (讓我的思路從沙變樓)
d.協(xié)助形成策略 (光想沒用,AI告訴我怎么做)
e.幫助不大 (無用?。?/label>
11. 使用 AI 整理自己一團亂麻的想法的頻率是:
幾乎每天
每周數(shù)次
每月數(shù)次
每月一次
基本不
12. 您認為思維是否可以被語言描述? 1(不可能)-5(完全可以)
1.語言是思維的枷鎖
2.很難,總會失真
3.能說個大概
4.大部分可以描述
5.完全可以,語言即思維
13. 您認為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是否在討論中暴露出來?
會(一眼看穿)
偶爾(靈光一現(xiàn))
看情況(取決于話題和對象)
難觀察(藏得很深)
不會(思維是黑箱)
14. 您認為思維方式是否可被分類?
可以,妥妥的
可以,但需抽象的分類
很難,人心太復雜了
不可以,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15. 您是否體驗過由與AI對話帶來的改變(可多選):
a.學會新的思考方式
b.更能容納復雜性
c.變得會傾聽
d.無明顯變化 (我還是我,不一樣的煙火)
16. 若存在一個平臺幫助你理解自己的觀念和思維方式,價值程度:
完全沒用(
1
)
無價之寶(
5
)
17. 您愿意嘗試嗎?
非常愿意 (速速拿來)
愿意 (可以淺試一下)
看情況 (先讓我看看別人怎么說)
不太愿意 (我選擇觀望)
不愿意 (nonono)
18. 對“根據(jù)真實對話自動總結個人思維特征與觀念結構”功能的興趣程度:
沒興趣(
1
)
酷斃了(
5
)
19. 期望使用目的(可多選):
a.自我認知 (讓我更懂我)
b.決策輔助 (幫我做出最佳選擇)
c.人際關系 (幫我理解他人)
d.成長提升 (明確優(yōu)化方向)
e.分享畫像 (把我的思維人設秀出來)
f.不考慮使用 (打擾了)
20. 可接受的使用方式:
免費為主 (白嫖是人類的美德)
可為深度分析付費 (只要值這個價?。?/label>
可付費但不高 (一杯奶茶錢可以考慮)
不會付費 (噠咩)
21.這個項目真有意思!我想要加入你們 (請?zhí)顚懧?lián)系方式)
關閉
更多問卷
復制此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