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轉移機構培訓體系調查

1. 您所在的技術轉移機構名稱
2. 您在機構中的職位是
3. 在機構的技術轉移培訓中,您的身份是
4. 您所在機構的技術轉移人才培訓課程的平均周期為多久
5. 課程是如何安排的
6. 課程涵蓋了以下內容
7. 課程的開展形式
8. 單期課程的學員規(guī)模
9. 您的職稱
10. 您的主要資質背景
11. 您目前仍定期參加講座或培訓
12. 您會針對學員的背景對授課內容進行調整
13. 課程采取了哪些評估/考核形式
14. 培訓內容貼合我的專業(yè)背景
15. 機構對我的培訓需求進行了調研或提供了個性化的培訓
16. 在培訓后,機構還組織了其他活動幫助學員學習
17. 講師擁有深厚的專業(yè)知識與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并能分享真實案例
18. 培訓課程內容邏輯清晰、重點突出、易于理解
19. 講授生動,能有效引導互動、激發(fā)學員興趣
20. 講師能有效解答學員提出的具體工作難題
21. 本次培訓顯著提升了我從事技術轉移工作所需的核心專業(yè)能力
22. 培訓中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可以有效應用到我的實際工作中
23. 培訓內容與我在技術轉移實踐中面臨的實際挑戰(zhàn)高度相關
24. 參加此次培訓后,我對自己獨立處理技術轉移項目的能力更有信心了
25. 本次培訓的組織安排(如時間、時長、形式、設施)合理,支持到位
26. 此類培訓對于我個人的職業(yè)成長和技術轉移人才隊伍的專業(yè)化建設至關重要
27. 我相信,應用本次培訓所學將對我的工作績效產生積極影響
28. 培訓提供了有價值的交流平臺,有助于我拓展專業(yè)人脈和解決問題的渠道
29. 參訓學員具備了理解培訓內容所需的基礎知識和背景
30. 學員在培訓過程中表現(xiàn)出高度的參與感和互動積極性
31. 學員能夠很好地理解培訓內容與其實際工作的聯(lián)系,并能提出有見地的問題
32. 培訓主辦方在課程準備、溝通協(xié)調和后勤支持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33. 我講授的內容深度和廣度,符合當前技術轉移從業(yè)人員的實際發(fā)展需求
34. 與學員的交流對我自身了解技術轉移一線實踐也很有啟發(fā)
35. 我認為為此機構提供培訓,對于系統(tǒng)性提升中國技術轉移人才素質有重要價值
36. 基于此次良好的合作體驗,我愿意未來繼續(xù)參與該機構的培訓項目
37. 總的來說,我認為該機構的培訓體系是專業(yè)且有效的
38. 你認為在課程中學生對哪些輔助教學資源的反響最好/參與度最高
39. 在課程準備階段,機構向我清晰、詳細地傳達了本次培訓學員的背景特點和具體學習目標
40. 機構為我提供了充足且高質量的本地化教學輔助材料
41. 機構提供的教學工具穩(wěn)定可靠,且工作人員提供了必要的技術協(xié)助
42. 在授課前后,我與負責人的溝通是順暢、高效的,能夠就課程內容與安排進行充分協(xié)商
43. 我認為機構為我們講師提供的課酬或激勵是合理的,體現(xiàn)了對專業(yè)知識價值的尊重
44. 培訓導師的最大人數(shù)與配置情況
45.

培訓中使用了下列輔助教學資源

46.

你認為培訓過程中,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什么

47. 本次培訓提供的學習資料內容實用、結構清晰,對工作有直接參考價值
48. 培訓中使用的案例貼近技術轉移的實際場景,具有代表性和啟發(fā)性,能幫助我理解抽象概念
49. 培訓中介紹或提供的工具、方法、合同模板等是可操作、可復用的,能直接應用于我的工作
50. 培訓結束后,我能夠方便、完整地獲取到相關的學習資料和課件,便于日后復習和查閱
51. 除了集中授課,機構還對學員后續(xù)的學習與實踐進行跟蹤并提供幫助
52. 對于技術轉移人才培訓,您認為是否應該增加新的形式/內容/方法
53. 您對技術轉移培訓體系的其他建議
54. 您當初決定參加技術經(jīng)理人資格認證的主要出發(fā)點是?
55. 獲得證書后,它在您的職業(yè)發(fā)展中實際發(fā)揮了哪些作用?
56. 在備考過程中,您遇到的主要挑戰(zhàn)是?
更多問卷 復制此問卷